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主要成员
一、学术委员会主席:孟广耀 教授
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孟广耀教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所长,合肥长城新元膜科技公司董事长。孟教授是我国“无机膜及其技术应用”,“中温陶瓷膜燃料电池”领域的立项和倡导者之一,曾任“中国SOFC发展促进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首席专家”,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科技部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中科院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负责过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并在十多个国家访问和讲学。作为会议主席承办过全国固体化学与合成化学学术会议(1988年),香山科学会议(新型固体燃料电池,1998年),全国固态离子学及国际电化学器件研讨会(2002年)。先后指导、培养了30多名硕士生和20多名博士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逾300篇,专著3部,合著5部。发明专利超过20项。2000年结题的重点基金项目“无机膜的软化学制备和传质研究”,获得了安徽省2002年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近十几年来,主要进行陶瓷膜应用技术和燃料电池绿色能源的研制,所主持的“陶瓷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制备技术”获得教育部2007年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实验室主任:陈永红 教授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男,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淮南师范学院副院长,淮南市首批“1133”研发创新团队成员,《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淮南师范学院《材料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004~2005年,在中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访学,师从孟广耀教授、刘杏芹教授,开展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s)组元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研究。在粉体的化学合成、各种表征手段的应用、钙钛矿结构材料缺陷与导电机理的关系,以及SOFC单电池组装、测试等方面已有了较好的知识积累。近年来已发表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第一作者论文13篇。
孟广耀 教授 陈永红 教授
三、实验室副主任:林彬 教授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彬,男,1984年生,安徽六安人,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员。201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孟广耀教授。随后至挪威挪威科技大学(2010-2012,合作导师挪威科学院院士Tor Grande)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2012-2016,合作导师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Enrico Traversa)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化制备研究工作。作为核心成员全程参与组建“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级实验室”,经五年建设后顺利通过安徽省科技厅验收,晋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行列,是专门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低温共烧陶瓷、煤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动力锂电池等领域的研发机构。林彬教授长期致力于氢能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在该领域具有丰富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经验,其代表性工作对于突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密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发展面向产业化的低成本电池器件制备技术、构建新型构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有重要意义,为该领域的实用化和产业化研究准备了理论和物质基础。目前已J. Power Sources、Electrochimi. Acta、Chem. Eng. J.、Chem. Eur. J.、J. Am. Chem. Soc.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多篇,其中JCR一区论文45篇,并申请专利多项。论文引用1100余次,H-index为24,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
四、方向带头人:田冬 副教授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SOFC方向带头人,男,1977年11月出生,安徽东至人,博士,副教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化学系主任,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淮南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美国Lakeland College化学生物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复合多孔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煤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向研究,承担了仪器分析、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省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项,公开发布教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被SCI(或Ei)收录10篇,单篇论文SCI他人引用4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林彬 教授 田冬 副教授
五、方向带头人:卢肖永 副教授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煤系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向带头人,男,41岁,副教授,“淮南低温共烧材料省级实验室”成员,1999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1999~2001年就职于科苑集团研发部;2001~2002年就职于昆山沪士电子,任电路板蚀刻段工程师;2003~2005在贵州大学化工学院攻读材料学硕士学位,师从劳令耳教授从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方向的研究。2005年进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工作,依托化学与化工系和安徽省淮南低温共烧材料省级实验室,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开发和性能测试以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1项,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安徽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署名的SCI收录论文2篇。
六、方向带头人:管恩祥 博士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LTCC方向带头人,男,1974年5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低温共烧陶瓷(LTCC)材料、粉煤灰基多孔(闭气孔)材料、铋基低软化点玻璃等。主持过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安徽省高等院校优秀青年基金、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等。
卢肖永 副教授 管恩祥 博士
六、方向带头人:文桂林 博士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方向带头人,男,1980年生,湖北省随州市人,博士,副教授;2009年进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工作,依托化学与化工系、安徽省低温共烧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重点学科“物理化学”,从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性能测试以及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总装武器装备预研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的SCI收录论文以及发明专利二十余篇。
七、方向带头人:王子峰 博士
低温共烧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锂离子电池方向带头人,王子峰,男,1975年11月出生,材料科学博士,毕业于安徽大学。现从事于锂离子负极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2018年在J Alloy Compd和Ceram Int期刊上各发表一篇文章。
王子峰 博士 文桂林 副教授